Online customer service hotline

0731-56810333

Fax: 0731-56810333

E-mail: 634197043@qq.com

Website: www.hnxydl.com

Address: No. 001, Fengfeng Road, Xia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nan

Mobile website

Links:Ethiopian Electric Power Company | Cambodia National Electric Power Company | National Grid |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 China Huadian Corporation 

>
>
关于能源电力行业在实施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的问题和借鉴

About Xiangyue

关于能源电力行业在实施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的问题和借鉴

Page view
“一带一路”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洞察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既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硬实力建设,更涉及到文化、人才、教育服务等软实力的对外输出。
 
  一、能源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的主力军和先锋队的实践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作为各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支撑资源,能源电力行业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电力建设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积极和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国内电力行业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另一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能源电力建设薄弱有着急切的现实需求。
 
  从需求方面讲,“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消费水平极低,发展空间巨大。根据2013年的电力消费统计数据来看,“一带一路”沿线非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国家的人均年电力消费仅为OECD国家的人均年电力消费量的21%。因此单从电力消费角度,“一带一路”沿线的非OECD国家在未来电力消费水平将会有极大的增长空间,必然会带动这些国家的电力投资,从而带来巨大的电力建设需求,这将使我国的电力行业大幅受益。
 
  我国的中电建集团、中能建集团,五大发电集团及多个电力建设与投资公司已经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在过去的五年中在海外投资及建设的发电厂、电网的投资已仅次于高铁成为第二大热点项目。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成功运营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境外资产达到298亿美元。据报道,2010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在27个国家已完工、开始修建或宣布修建计划的燃煤电厂有92座,中国对海外燃煤电厂的投资已高达380亿美元,还宣布要再开展总价值720亿美元项目的计划。随着亚投行2016年底就要进入运行阶段,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更会掀起海外发电厂、电网、新能源发电企业的进一步投资、建设热潮。然而,电力行业作为走出去主力军和先锋队,经验教训值得其他行业走出去时借鉴。
 
  二、能源电力行业在走出去实践的显现的问题及思考
 
  上海电力学院教育培训站在上海这个“一带一路”桥头堡上,以特有的区位优势和行业培训排头兵、行业对外服务先行者的位置“跨前一步”积极思考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途径,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2015年以来,学校先期启动的是面向中方外派人员的培训工作,目前我院已为国内一带一路走出去电力企业培养外派人才400余名。2016年2月,学院启动外方人员培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包含政府电力部门管理、高级电力企业管理、电力专业技术等各类层次在内的人才近300名,涉及国家有印尼、波兰、巴基斯坦、蒙古、老挝、缅甸、俄罗斯、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尼泊尔、越南等11个国家。在与实施海外能源电力项目的近400名一线工作人员交流座谈,以及与来华培训的“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近300名能源电力部门高管、工程技术人员交流中了解到以下问题和应对建议:
 
  (一)顶层设计,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走出去的能力和意识
 
  一带一路是长期的、跨部门的战略,为进一步高效推进,务必要顶层设计协调建立协调管理机构。建议在国家能源宏观管理部门下设一个专门的协调指导机构,协调有关部委和相关机构和组织。这一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战略和规划,推动世界或区域性能源合作框架体系建设、规则和政策的制定实施,统筹安排各国能源合作方案等。发起并设立能源行业国际产能合作联盟,联合企业共同走出去,协调相关资源和市场,有效控制系统风险,发展与各国的政商关系。
 
  建议对能源国际合作提供特别的金融政策,鼓励能源企业在国际市场投资兼并收购重组、承包建设、引进技术、开展各类合作,发挥金融资本的引领作用和操盘功能。应设立国家级的能源国际合作产业基金,规模可达到1000亿美元,特别支持我国能源企业海外兼并收购和资源类的各项投资。鼓励各类型社会资本设立能源国际合作与投资基金,以支持并引导企业的能源国际合作符合国家总体战略目标,国家级基金应适当给予支持。能源国际合作风险很高,金融机构,特别是信用保险,应该予以风险提示和风险转移支持,保障我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国家利益。
 
  建议资源整合,合力出海。我国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我国能源国际合作战略实施的主力军和先行者。大型企业的海外战略实施需要有一个高层机构统筹规划、协调和指导,由相关协调机构出面,辅之于金融支持、文化教育配套、安全情报跟进、外交手段配合,这样才会牢固而稳定地扎根周边国家,在能源资源、通道及区域能源市场上占有先机,实现国家利益长期最大化。
 
  建议加大推进改革,发挥混合制经济优势。大力推动能源体制改革,要继续放开行业投资的准入门槛,海外能源电力等领域向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敞开大门,并向他们提供无歧视的综合金融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并走向世界舞台。民营企业参与国际能源投资不会引起东道国的政治抵制和民众与社会舆论的抵触,能够较为容易的以自己的方式拿到更多、更便宜的能源电力资源,可争取我国在其他国家的能源利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可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所处的地位,推动对外合作步伐逐步加大。
 
  建议建设海外智慧园区智慧能源。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部署,执行国家能源合作目标;建设由我国企业主导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或产业园区,由企业主导中央政府机构协助,与对方政府协商谈判,形成有利于我方但不失公平的投资、贸易、海关、税收、法律适用等园区的特殊政策;园区带动产业链企业协同“走出去”共同发展,既降低成本,又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抗各类风险能力大大提高;园区在当地形成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继而对当地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日增,为稳定与所在国政商关系的重要经济基础。同时在园区建设时同时规划智慧园区智慧能源,充分利用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等技术,把园区能源供应和管理同步规划和管理起来,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效应。
 
  此外还建议商务部等部门对企业有一定指导,一带一路的区域内国家情况各自有特色,需要提供一些简单分类,比如经济发展状况,宗教,与中国的双边关系等等;另外按照国家利益,可能要有侧重;中国企业要有商务部协调,避免自己人恶性竞争,自相残杀。企业要有长远的规划,需要耐心,要有交学费的心理准备。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是只做EPC,还是投资;还是都有区分进行指导。同时有海外项目实际参与人员都谈到,有部分大使馆服务意识缺乏,服务能力上也有欠缺,熟悉商务服务的人员配备也严重不足。不少国内企业缺乏的正是大量海外商务规则,法律规则,尤其是细节的掌握,急需一大批懂专业技术、语言,国际规则的公共服务咨询机构和专家,因此迫切,加大投入,加强对海外政府服务能力的建设完善同时也加强监督巡视!同时建议仿照USAID,JBIC, UK DFID , 建立官方中国援助署ChinaAID,派驻代表随大使馆执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二)务实高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中教育文化软实力
 
  教育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多种职能,可以通过其知识优势、智力优势、人才优势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探索和建设新的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贡献宝贵智慧。来访外宾也积极希望我国已经在国外项目建设教育反哺项目所在项目国强烈愿望。许多国家对外来投资项目都有本地化的要求,例如上海电建公司在印尼投建玛巴电厂,印尼劳工法明确要求电厂工作人员需要有70%雇用当地人,其他国家都有类似的要求。但据我们了解一带一路国家当地在电力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都比较落后,无法胜任所投建电厂的运行维护工作。因此在教育文化服务上有以下建议:
 
  建议一:教育服务好国内外两支人才队伍建设
 
  服务国内能源电力企业走出去时,也面临需要大批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和通晓外语及了解当地社会文化的国际化人才。要提高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效率,需突破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屏障。特别是国际化人才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企业海外业务快速拓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国际业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备是缺少对目标国或地区政治、经济、人文了解,熟悉国际经济运作规则,熟悉海外市场拓展人才,缺少承担项目的“重品德、懂业务、通语言、会管理、善经营”的海外项目经营人才,缺少项目全寿命周期服务的海外售后、运营、维护等技术技能人才。
 
  同时良好属地化人才培养会帮助企业在别国更好更稳的持续发展下去。一个海外项目的发展不仅需要靠祖国、母公司、项目所属国及地方政府支持更需要融入当地,需要属地人民支持。
 
  建议二:加强沿线国家电力能源教育培训服务,提升文化软实力。
 
  我国赴“一带一路”沿线进行战略布局的企业有11000余家,真正能对接境外办学地中国企业需求的学校很少。另一个短板就是双语师资、国际化师资的缺乏,尤其是语言和技术专业都好的人才更为紧缺。企业的成功,人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培养从事国际业务的人才,高校可以起重要作用,也可以仿造外国大学来中国合作办学,在国内选定一批特色高校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区域内与当地高校合作办学,或开办分校,为国企走出去培养当地人才,同时联合建立大学、院系、研究中心,联合培养人才,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同时也积极鼓励对外投资的企业可以把员工送到国内相关专业院校和企业培训中心进行有效的培训,不仅仅是技术专题培训,同时也是言语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促进沟通交流。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办学经验值得研究,办学模式值得创新,充分发挥各高校对创办海外孔子学院的积极性,根据沿线不同国家的实际迫切地需求,同时开设不同特色的专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教育学院;技术技能是无国界无文化冲突,在所在国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授之以渔,真正根据急需的技术技能教育服务会更快更深远更高效地落地生根。
  建议三:建立成体系的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人才取决于教育,其中人才培养体系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要培养适用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的国际化高素质工程人才就必须使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工程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体系的改革和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探索,也需要实践的摸索和检验。对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应用,包含的要素及关系,结构与功能,尤其是进一步探索加强培养工程人才国际化能力的途径。研究形成指导各行业特色高校校内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的人才培养专业和课程计划方案,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一带一路的教学改革方案。形成一套面向一带一路工程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体系,培养课程体系,实践培养的有效模式,总结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教训。形成语言特色,研究特色,技术特色,技能特色等,不同高校合作培养,分工协作,跨校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研究形成国内同类型行业特色高校共享服务面向一带一路工程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的师资和实验室,共享实验科研应用平台,共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机制和合作模式。研究构建互联网+一带一路教育的网上学习平台,进一步促进国内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建立“专业技术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形成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初步培养方案。研究规划建设“面向一带一路工程人才国际化能力培养培养实训基地”的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计划。研究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引入大批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实践专家进入到培养师资库,基于现场、基于实际的现实现场案例数字化课件计划,并规划急需的培训课程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课程课件制作大纲和相关计划。
 
  正如有国内长期从事电力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检修和服务的并主导负责多项海外电力工程的资深工程技术专家建议,对外培训应该建立起一整套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对外输出应该是理念输出、标准体系输出、并让他们看到我国一个完美可靠、清洁低碳的能源互联网是如何才能规划好建设好,最后才能工程咨询输出、电力能源装备和工程输出。
 
  建议四:校企共建培养教育服务和智力支持平台。
 
  由国家层面协调,建立丝路基金或可再生能源基金中专门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校企通力合作,优势互补,随需而变,构建智力资本共享服务平台。高校有理论培训的优势,而企业有仿真和实习现场学习的优势,以校企合作机制为保障,让一带一路建设的电力新能源项目培养好一支过硬的技术和管理队伍,有效提升智力援建的能力和水平!
 
  建议能源相关政府机构出资,设立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落地的重大课题研究,务必要聘用在超一流国际机构的资深能源专家来中国培训提升国内高校和国企的智库能力加速建设。
 
  建议五:统一建设援建培训人才标准和基地。
 
  构建协调统一管理机制,将一带一路电力和新能源项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基地建设成一个集管理培训、战略发展研究、生产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培训、后备人才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训中心,着力建设拟定结合我国电力技术行业标准,对跨国投资、建设或运营电力项目(含设备输出)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电力生产建设境内外人员岗位和国际培训与认证需求进行调研,所形成的跨境国际认证行业标准要覆盖电力建设、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等各相关工种国际标准;充分利用各企业的实训和实践资源,发挥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仿真培训优势、实训基地优势、技能鉴定及远程教育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优势,逐步将援建培训基地做大做强,提升服务海外企业的软实力。
 
  (三)警钟长鸣,强化管理,高度重视国际项目的质量声誉
 
  外事无小事,质量声誉无价。就在去年发生11.24江西丰城电厂发生74人遇难重大工程安全事故后,丰城电厂及国外项目安全事故质量问题对一带一路的电力项目的巨大影响,和我们熟悉巴基斯坦、印尼、蒙古等国家国际朋友都密切关注此报道,主动联系我们询问事故原因和具体情况。因为正是中国在海外一大批火电工程建设都正处在基建期,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多年累积下较好工程建设业绩和工程质量口碑,在此事件问题上面临着重大的质疑,因此,急需国内出台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合适途径说明此事故的原因,同时派出国外工程进行巡查,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务必要对部分国内企业在国外项目工程质量的不良影响消除,据了解,电力工程建设因为所在国家政府和广大民众因为缺电,同时巨量资金投入,关注度较高。一个项目的质量问题会深刻的影响我国在该国的声誉,甚至就像一道伤疤长久影响,正如笔者去年到越南时就听到当地电力行业内专家明确提到,国内某大型电力设备买出落地后,后续服务未能跟上,造成项目建成后运行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随着国内电力企业一窝蜂海外抢滩,尤其国资委把海外项目纳入业绩考核,未来海外电力项目遍地开花时,这时国家能源局等国内监管部门对海外项目建设监管力量极其有限,公派出国受到限制,同时国内信息未能及时准确汇总到国内,工程质量问题可能会凸显,希望必须提前考虑和加强海外项目重点安全和质量的监管的人员配备和实施工作规划。
 
  (四)实事求是,独立公开,完善和遵守国际通用规则和标准
 
  据了解,存在一定统计口径和技术标准等差异,国外电力能源高管和工程技术人员普遍对我国公布电力数据存在较大质疑。在陪同外宾在国内多个先进电力企业现场参观,安排外宾与国内电力专家座谈交流时,普遍发现国外电力行业专家对国内火电行业排放数据的密切关注,尤其不少国内火电企业都宣布实现超低排放的提法,对电网企业介绍供电可靠率达到99.9%的介绍,都产生较大的质疑。也还有在国际电力投标项目有外国业主拿着国内媒体公布的价格和成本材料要求企业按照国内媒体报道的价格成为参考价格。同时,考虑到项目国的国民接受度和敏感度,国内外会计制度差异,因而希望国内企业在公布海外项目的利润率数据时也要注意真实和适度,否则会引起不必要麻烦。
 
  因此,急需国内建立电力行业符合国际惯例的数据权威发布查询的平台,和独立第三方的数据服务,并且建立和完善各类国际标准。对于存在一定认识差异和误解时,任何文字视频宣传都比上实际让海外专家实地参观眼见为实,因此十分有必要,有针对有计划地邀请一带一路国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来华实地学习考察真正优秀企业情况和国内自主产权的技术,从而增强认同感和信任感,让他们亲临一线来检验相关实际数据和实际情况。
 
  (五)绿色低碳,生态全球,重视和支持可再生能源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下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市场主导下多样化的,但是在国际低碳绿色能源变革主题下,希望我国重视支持绿色再生能源占比合理比例在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在这个传统能源不断自我革新,新能源技术持续进步的时代,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全球领先的能源技术、装备大国,我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及民众越来越看重环境问题,谁也不想要飘着雾霾的GDP,因此,希望在一带一路国家电力等能源建设过程中同时需要也应该不断推进新能源合理比例。如亚洲开发银行目前能源政策是选择性支持煤电项目,即在只有煤电没有其他可选发电选择的时候,亚行才会考虑投资煤电项目。建议希望未来在亚投行的投资中在仍然保持一定煤电比例时,同时支持可再生能源力度。
 
  因此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应该在油气、煤炭、先进火电技术等偏重传统能源的合作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对水电、风能、太阳能等偏重新能源的合作。目前我国大批是火电项目由于价格成本等优势大量项目落地,而新能源由于成本较高走出去时面临现实困难,建议在丝路基金等中专项安排绿色可再生能源建设支持资金,考虑给予对新能源的补贴和政策性支持,支持新能源企业沿“一带一路”走出去,输出新能源技术、装备特别是新能源开发运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可未来充分利用非洲国家优势光伏资源和风力资源,建设亚非拉国家光伏、风电等扶贫项目,打造新能源整体支持第三世界国经济发展项目,源源不断将新能源就地工业消化以及特高压远距离输送。
 
  “一带一路”带给我们电力能源行业的是可促进经济增长、资源利用范围扩大、终端产业运输便捷、有利于扩大内需等“红利”机会,但是也存在沿线国家政治关系复杂、成员国家政府更换频繁、部分国家军事矛盾突出、反华意识形态、法律体系风险、文化理念差异、外汇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因此面对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并存,我们要坚持在国家利益最大化、多方共赢、严控风险、遵循外交原则等方面设立红线,以合作的态度处理各类问题,我们务必采用了秉承习总书记“一带一路”的大方向,不断改革创新,推动校企合作“抱团取暖”,国有民营混合机制“靠船出海”,国内外资源共建共享共赢战略思路,进一步抓住机遇、严格的把控风险,真正地做大做强能源和电力走出战略。